close

終於寫到第三天了 小布開始覺得寫遊粉累說.....
如果只是用文字述說是很快 要上傳圖片再不停安放進文章就真的有點麻煩說~~~
再加上想增添文章的可讀性 還要添入蔣勳的文字(偏偏蔣大師的景點翻譯常常與我們的不同)
搞得好像寫論文啊~~~
Anyway 在吳哥的日子 進入了第三天

用完依然乏善可陳的早餐後 我們到大吳哥城去
小布之前一直以為 大吳哥城也是一座塔般的古蹟 但其實不是
應該說 他是整個古蹟區的一個城門 當然 它特別高聳雄偉囉
IMG_7190.JPG
這就是那個大大的城門
進入城門前 依例有護城河與橋
橋的兩側有天神與魔鬼的雕像
IMG_7203.JPG
看得出來 頭部都是重新再整修過的 顏色差了一截

進入城門後 要換小巴士才能進去古蹟區 我們其實是先去巴戎廟
但是巴戎廟拍的圖比較多 放進同一篇有點擠 所以先來介紹巴本宮 也就是蔣大師說的巴芳寺
巴芳聽起來還真比巴本好聽ㄟ.........

請允許我引用一大段蔣勳的文字來介紹這裡吧 他說
巴芳寺是烏岱亞迪亞跋摩(Udayadityavarman)二世所修建的國廟
巴芳寺在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裡也有記載 他稱為銅塔
"金塔至北 可一里許 有銅塔一座 比金塔更高 望之鬱然 其下亦有石屋數十間 又其北一里許 則國王之廬也 其寢室有有金塔一座"
蔣勳又說 周達觀會注意到巴芳寺 正是因為巴芳寺的位置緊緊挨著皇宮的南面
從平面圖上來看 巴方寺北邊的圍牆長達425公尺 正好沿著皇宮外圍南邊的護城河 似乎與皇宮共用

一直看文字沒樂趣 來點視覺饗宴吧 這是我們從巴戎廟去巴芳寺的路上拍的
IMG_7344.JPG
現在可以看到巴芳寺的部份其實很小 多數已經荒廢了 加上聯合國來維修 結果根本就封住了進不去
我們還是爬了高臺 只是進去一看 高臺上去以後 更高的建築都被圍起來維修了 也蓋住了 所以拍不到什麼
但是從高臺往下一望 倒是看見了好多兜售商品的當地人
IMG_7350.JPG
至於正殿 蔣勳說 東西長130公尺 南北寬104公尺 是一層逐漸向上的金字塔形建築
也就是吳哥受印度教影響的山形神殿 一層一層加高 象徵須彌神山
最高的尖塔是24公尺 的確是附近最高的建築 因此會受到周達觀的注意

不過 蔣大師有幸能看見 到了我們去時 只看見這樣
IMG_7352.JPG
很明顯的 建築本身應該是"整組壞了了"(臺語) 修補的痕跡也非常明顯

但是不能不提的是 巴芳寺前長達172公尺的引道
IMG_7357.JPG
引道用一公尺高的石柱架高 上面鋪石版 上下柱頭都有雕花
IMG_7361.JPG
蔣勳形容說 用這般密而講究的列柱支撐 使引道顯得特別莊嚴 好像為特定的人物鋪紅毯一端
又說 修長筆直的引道 走在上面 使人產生肅穆安靜的感覺 反而會忽略巴芳寺院正殿的存在

行文至此 本該結束這兩個景點
但是 忍不住又翻拍了蔣勳"吳哥之美"中的兩張圖片
因為我們去的時候在維修 都沒能見到
不過是翻拍的 小布又捨不得折到Patty送我的書 所以拍得不好 加減看看就好囉
生活 236.jpg
這是濕婆賜魔法武器給阿周那 出自吳哥之美第50頁
生活 233.jpg
這是羅摩與克什瑪那 出自吳哥之美第49頁

而巴芳寺的歷史 在吳哥之美有很詳盡的說明 他說
(蔣大師)讀了一些法國人的資料(這麼認真 那我的用功就不算什麼了~~)
原來殖民地時期 1960年代 法蘭西遠東學院就曾經計畫修復這座著名的皇室寺廟
許多建築的石塊 先編好號碼 做了登記 再拆散解體 準備重建 準備組合
但是學院的工作被迫停止 法國殖民結束 柬埔寨獨立 內戰爆發 許多和法國學者一起工作的技術人員都被視為殖民的幫兇
激烈的愛國主義變質為兇殘的報復 一切文化都被認定是資產階級的附庸
1970至1992年 長達二十年的內戰 數百萬人被屠殺 巴芳寺的整修計劃當然被棄置
更糟糕的是 原有的編號資料被毀 技術人員被殺 戰後負責整建的工作人員 來到巴芳寺 看到的是一片廢墟
滿地亂丟的石塊 完全失去的頭緒 好像大海撈針似的
文明是需要延續的 然而人類的歷史 一再打斷文明 好像總是要重新開始
我今天在巴芳寺的一角 坐在一棵大樹下 身邊是一塊一塊散置的石頭
我和一些同行的朋友談起有關巴芳寺整修的故事
一剎那間 好像聽到石塊裡的哭聲或笑聲 他們好像要站立起來 要努力走到自己原來在的地方 重新組成巴芳寺

小布覺得 人類的兇殘引發戰爭 真的很可怕~~~~
那人類為什麼這麼愚蠢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guin4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